标签理论是一种用来描述和组织信息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社会语言学、信息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的。标签理论认为,人们在处理信息时,会给信息打上一些特定的标记(即标签),这些标签能够反映出信息的主题、内容、性质等特征。通过对这些标签的组织和分类,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需要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共享。标签理论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社交媒体平台、知识管理系统、电子图书馆等。用户可以利用标签对自己的内容进行分类和组织,也可以通过标签来搜索和发现其他用户的内容。标签理论的应用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信息处理,也促进了知识共享和社区建设。
一、简介
标签理论是社会心理学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代表人物有H.S.贝克尔、利默特、K.T.埃里克森、舒尔等,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
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要点:即对越轨行为成因的重新解释、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的以及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种被辱的过程。
这一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影响下产生,从社会和他人对越轨者的反应的角度解释越轨行为,主要阐释人在进行初次违法犯罪后再进行违法犯罪的原因。提出,社会和他人是否把一个人视作越轨者,对一个人是否产生越轨行为起关键作用。继发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后续对一个人初次的违法犯罪行为贴上坏的标签,而个人又对这种坏标签产生消极认同的结果。
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不由行为本身的性质决定,而是由有权势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法律中确定的;根据人们遵守和违法这类法律的情况,人被贴上"守法者"或者"违法者"的标签;对于被标定为"违法者"的人,会采取包括逮捕在内的一系列进一步标定活动,目的是在个人和周围社会成员心目中树立起违法者的形象,引起社会成员对违法者的更多的谴责等标签行为;当个体对这种标签过程产生消极认同时,就会在绝望情绪下进行更激烈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些学者主张将研究重点放在群体如何为越轨行为下定义,如何给一些人加"标签"上,而非越轨行为者本身的特点。该主张得到批评,被认为鼓励人们同情越轨者,不利于社会安定;标签也使越轨者不再违反社会规范的警告作用
二、标签过程
标签理论突出地强调越轨是相对的,集中探究的是越轨行为的过程。标签理论者把越轨行为理解为越轨行为者和非越轨行为者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而不是个人或群体所具有的一套特征。
在《社会病理学》一书中,莱默特将越轨划分为"初级越轨(primary deviance)"和"次级越轨(secondary deviance )"。初级越轨,即偶尔卷入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角色扮演发生持续的影响。如一个人偶尔向税务机关隐瞒了真实收入、一个小孩偶尔受同伴怂恿在集市上偷了烧饼、一个人出于好奇而尝了尝大麻是什么滋味等等。每个人都有初级越轨行为,只不过这类行为中大部分是暂时的、出于好奇的、微不足道的或者是易于掩饰而不被人看见的。正因为初级越轨行为可能不被人觉察,当事人不会认为自己在越轨,同样也不会引起他人的看法。不过,如果这类行为碰巧被某些重要的人发现并被公布于众,情况就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凡有过失的人,更确切的说是那些不幸被发现的初级越轨者,就不得不面对证人,在类似赫·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1927—)的"约定俗成"(又称"贬黜仪式")下受到指责、训斥、责骂和惩罚。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就会被人公开贴上各种越轨者的标签,如疯子、偷税者、婊子、无赖、同性恋、小偷或吸毒者。周围的人会开始根据这一标签对他做出种种反应,如歧视、轻蔑等,这样时间一长,初级越轨者就会在有意无意之中接受这一标签,形成新的自我概念,甚至对别人的看法表示认同,认定自己是越轨者,并开始做出相应的行动,表现为次级越轨。所谓的次级越轨,是指卷入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并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而且越轨者本人也这么接受了。一旦越轨标签被进一步证实,越轨行为就会逐渐成为"习惯性越轨",开始踏入其"越轨生涯(deviant career)"。
在越轨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的是越轨者自我形象和自我角色的转变。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提出的"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概念可以解释越轨者自我形象和自我角色的转变。"镜中自我"就是以其他人的看法为镜子来认识自己,也即想象他自己是如何出现 在他人的意识中的。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贝克尔认为,当初级越轨者被权 威者或关系密切的人觉察到其越轨行为后,就会被贴上标签,并马上以此标签作为他"最有力的身份"(master status),并且取代了他所有的其它角色,终至产生"自行应验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使其走上不归路。
实际上,这个越轨行为的标签或身分使个人成为"圈外人"。作为一个"圈外人",个人再没有选择的机会,只有忍受他人所强加的观念。被迫承担与遵从"越轨者"的角色并表现 在行为上。依照贝克尔的看法,越轨身分与越轨生涯的最后阶段,就是个人投入一个有组织的越轨团体,以获得情绪支柱、赞成及鼓励,与其成员彼此认同,而安于越轨行为,提供他继续履行越轨行为的合理化基础。所以,笔者认为标签的公开张贴在越轨行为的养成过程成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这因为被张贴上标签,"圈外人"才受到社会的排斥反应,开始被原先的社会环境所"隔离",开始在互动过程中形成新的自我形象,并开始扮演"正常的人"所界定的越轨者的社会角色。
由此可见,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个被辱的过程。它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权 威者或关系密切的人对越轨行为的觉察;第二步是越轨者的标签;第三步是越轨群体或越轨亚文化为加入该群体或文化的人提供越轨的社会化支持。一旦经历了这三个步骤,他或她就放弃不了越轨的方式,并回到遵从上来。这样个体就开始了他的越轨生涯,也即接受了越轨亚文化中的越轨认同与生活方式。